钱塘观澜 | 郎文荣: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不断放大生态文明新优势-凯发官方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钱塘观澜 | 郎文荣: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不断放大生态文明新优势
2022-07-12 17:20:57   来源:中新网浙江

  (“声”动浙江 共富探路)郎文荣: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不断放大生态文明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展示了过去5年浙江经济发展的“绿色”底色,也标注了浙江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展现了浙江“高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发展图景。

  作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构建降碳、减污、扩绿、惠民的整体智治体系为核心,坚持“绿水”润万物,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推进全域共富大美,不断筑牢共同富裕绿色基底,持续放大生态文明建设新优势,不断拓展“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内涵,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绿色共富”之路正在不断拓展延伸、铺陈蔓衍。

  一张蓝图彰显生态之美

  组织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部省共建美丽中国示范区建设……浙江生态环境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生态省的目标任务,始终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祭出大招实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进美丽环境、美丽经济和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于2019年提前两年率先通过国家生态省试点验收,率先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

  五年来,浙江大力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的省域示范,美丽浙江成色更亮。浙江相继取得首个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建设、成功承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首个发布省域美丽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等标志性成果,创成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五年来,浙江持续推进绿色共富,在山水间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浙江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共同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合作协议,省生态环境厅出台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专项政策,并与国开行浙江分行、农行浙江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1市、县(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签署13对生态环境系统山海协作协议,开展互助帮扶。

  五年来,美丽浙江建设深化系统重塑,走出绿色发展的浙江路径。浙江整合优化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架构,设立省生态环境保护、省耕地保护和国土空间整治、绿化与自然保护地、美丽河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等五大工作专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机制,基本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系统推进的格局。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基础也是支撑。浙江协同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持续优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环境信访总量6年下降。从城到乡,由山至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独特魅力已然彰显。

  治水良方,换来悠悠碧波,治出水美人乐。浙江“五水共治”成为全国治水典范,率先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陆海统筹、水岸同治,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水体实现由“脏”到“净”到“清”、并正在向“美”的持续转变。2021年国家地表水优良率位列全国第五,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让蓝天白云常在、繁星闪烁常伴,浙江省坚持精准治气,优秀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区域率先达标,领跑长三角。全省实施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全面实施重型柴油(燃气)车国六标准,率先开展电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1460个。

  寸土寸地关乎民生。为守护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浙江省坚持依法治土,出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方案和管理办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从“细胞”到“城市”,浙江正在打造全域无废的建设样板,创新开展无废亚运场馆、无废酒店、无废驿站建设,创建“无废工厂”12个、“无废载体”684个、“无废城市细胞”1755个,发布全国首个“无废指数”。同时,新增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62.4万吨/年,建成94个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运平台,实现县域全覆盖,惠及企业6.1万家。

  逐绿前行,浙江省不断推进“双碳”工作走细走深走实,开展多领域、多层级“零碳”示范试点,推动全国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转让试点及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已完成1635家碳排放重点企业(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碳账户建设,实现2万余家申领排污许可证企业碳账户全覆盖。

  深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是科学之举、长远之策。浙江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污染治理向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升级。

  生态系统既要“治”,也需“养”。浙江以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为重点,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健康调查评价,实施河湖生态缓冲区修复,完成修复143公里。同时,发布《浙江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突出严格保护,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格局,首批在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在省市县三级全面落地,构建起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生态资源既要“护”,也需“育”。浙江省结合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越来越多珍稀动植物进入大众视野。全省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率先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县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等工作,累计发现9个新物种和一批珍稀濒危、多年未见的物种。

  改革创新推进整体智治

  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是不竭动力、力量之源。浙江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数字赋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造多跨协同整体智治,生态文明治理改革领跑全国。

  在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方面,浙江积极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实践示范基地,打造宣传阐释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前沿阵地。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实践创新研究》《共同富裕背景下良好环境普惠度提升路径研究》2个课题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在数字赋能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浙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未来导向”,把数字化改革的理念、内涵、方法和手段融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系统推进数字化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构建“1 5 n”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架构体系,成为全国唯一的“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省,并开发上线“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察在线”系统,建立数字化问题发现整改闭环体系,作为正面典型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播放。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浙江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决心,全面推进环境准入制度集成改革、“两山”转化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区域环评 环境标准”改革实现全覆盖,率先实施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尾气免检年限延长改革,每年惠及300多万车主。九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办法,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1年共办理182件,赔偿额计1.39亿元。

  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五载砥砺写华章,奋楫笃行谱新篇,绿色永远是伴随浙江前进的力量。

  未来五年,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攻坚期、重大机遇期。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高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拓宽生态富民路径。

  新五年的约定深远而广阔,既承载着发展的“大目标”,也蕴藏着民众共富的“大愿景”。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对标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新目标新定位,以构建“降碳、减污、扩绿、惠民”的整体智治体系为核心,更加自觉地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浙江实践积厚成势、放大优势,形成一批具有生态环境辨识度、国际显现度的“硬核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提供有力支撑,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水平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数字变革高地。抓住这一关键,浙江将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关键一招,在变革重塑上走在前、做示范,切实聚焦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架构,以“三张清单”为抓手,优化“生态保护跑道”,加快“生态环境大脑”建设,打造跨部门涉生态环境领域的数据底座,建设、迭代、整合一批场景应用,加快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减污降碳协同、环境准入、危废闭环监管“一件事”、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等重点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用严格制度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其配套制度的落地实施,完善生态环境领域“1 n”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监管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整体跃升。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这一目标,浙江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区建设为载体,在多跨降碳上走在前、做示范,切实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推动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深化“碳账户”应用,推进碳排放监测,落实9大重点行业新上项目碳排放评价试点,协同推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生活等领域的达峰行动,助推高质量达峰。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力这一任务,浙江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在减污提质上走在前、做示范,切实围绕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5%以上,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无废城市’基本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攻坚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持续改善。深化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打造无异味企业。实施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推动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加强固体废物闭环监管、医疗废物智能监管,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不断提升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成色。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全面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围绕这一要求,浙江将以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为底线,在增容扩绿上走在前、做示范,切实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一体保护。进一步强化“三线一单”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切实以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为重点,开展八大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推进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美丽海湾”保护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预警和防控,在全省建设改造一批管理规范、各具特色的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最重要的一点,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全面拓宽生态富民路径。按照这一部署,浙江将以强化生态环境支撑保障功能为抓手,在服务增长上走在前、做示范,切实发挥生态环境的引导、优化和倒逼作用,推进助力经济稳进提质10条措施落地见效。全面拓宽生态促共富路径,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推动生态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深化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督察整改落实,常态长效抓好举一反三,有效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完)

  (作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

 

备注: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编辑:王晶琦]
图片
更多>>
视频
更多>>
  • 网站地图